【CIDGA】李小云:河边村的扶贫实验:一个实验社会科学的案例
12月7日晚,应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做了题为《河边村的扶贫实验:一个实验社会科学的案例》的主题讲座,以“扶贫亲历者”的身份回溯五年来在云南勐腊县河边村的扶贫实验过程,并将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反思与听众分享。该发展人类学系列讲座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发展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协办。李小云教授同时也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发展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
讲座初始,李小云教授首先与大家分享了4分钟的河边村视频。该视频生动展现了五年来李小云教授在河边村的扶贫实践的过程。之后,李小云教授简单介绍了河边村的基本情况。在讲座的第三部分,李小云教授首先反思了自己使用的研究方法。他用作为“亲历者”(insider)的民族志或自我民族志(auto-ethnography)的方法来进行河边村的实践和研究,一方面比作为“旁观者”的参与式观察方法有更多的反思能力和对过程细节的把握,但在另一方面也会因自身利益和认知的局限而产生对社会实践过程的片面解读,或无法完整呈现真实的政治社会的复杂过程,从而导致自反性思考意义的减弱。
之后,李小云教授分享了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反思。第一,李小云教授认为:贫困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现代性的缺失,而扶贫实际上是现代化的问题。第二,在河边村这种传统村庄中,一方面村民已经完全融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但另一方面,村庄的价值和生计仍然由生存伦理驱动。河边村明显存在大量的进取抑制的,或者贫困生产的体系,但它又在现代市场体制里被迫进行现代性消费。这些现代消费将村民拉入了贫困的再生产体系,导致了村民长期处于贫困陷阱的状态。第三,李小云教授将河边村形容成为“现代化的孤岛”,因为扶贫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乡村基本的物质和社会关系,而将农户不熟悉的“新业态”进行导入,使得去农化的现代化机制打破了农户的韧性机制。这种传统和现代的张力在河边村这一场域中相互缠绕,既相互吸收,又互相反抗,呈现出不同的经济社会景观。这一隐喻也体现了解决贫困问题的困难程度:扶贫仍然会因为现代性的不足而遭遇各种问题。
国际发展和全球农业学院(CIDGA)
中国农业大学基于其过去几十年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国际发展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探索之上,于2020年组建的校级跨学科、跨学院、围绕国际发展和全球农业相关学科进行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校级新农科建设平台。面向国际前沿,秉持全球视野。
撰 稿:张 瑶
编 辑:张 瑶